河南村镇银行爆雷续:储户急等“下车”,垫付资金来源无明确方案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宇轩
7月29日,河南银保监局、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发布公告,自8月1日上午9时起,对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账外业务客户本金单家机构单人合并金额10万元至15万元(含)的开始垫付,10万元(含)以下的继续垫付。
此前,7月15日、7月25日先后两次垫付解决了大部分存款在10万元以下储户的本金追讨问题,但垫付能否持续解决所有储户的损失依然是他们极为关注的问题。
焦急的等待之下,与此案有关的任何进展都会引发储户的热议。除了积极配合逐批办理垫付之外,储户还在继续进行剩余资金的追讨、依法维权、追责以及协助有关部门调查。
多名储户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即便是收到本金垫付,也依然不会放弃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涉事的村镇银行之一。受访者供图
两次垫付中,几家欢喜几家愁
继7月11日许昌警方通报吕奕一案的侦办进展之后,河南银保监局、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两次发布公告,对储户的本金展开垫付工作。
综合两次垫付公告内容,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上蔡惠民村镇银行、柘城黄淮村镇银行、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的“账外业务客户”,单家机构单人合并金额5万元、10万元以下的,可在7月15日、7月25日在线进行本金垫付程序的办理。
两次垫付中,不少符合条件的储户在完成线上登记后收到垫付资金,储户将成功收到垫付资金戏称为“下车”。
7月15日,储户李楠在首批垫付中成功“下车”。李楠在开封新东方村镇银行和禹州新民生村镇银行各开设了一个账户,通过天星金融平台曾分别向这两家银行存入3万元、1万元,符合首批垫付办理规定的5万元限额条件。在小程序中进行了垫付办理后,至当日20时许,李楠收到这两笔存款共4万余元的垫付金。
7月15日,李楠通过首批垫付成功“下车”。受访者供图
据李楠回忆,7月15日当天上午,系统一开放就有大量储户涌入垫付办理系统,网络拥堵导致线上操作极不顺畅,“从上午开始,constitutum.com,操作界面一直卡顿,先后更换了好几次网络,不断刷新,直到下午3点多终于成功”。至25日第二批次垫付时,网络卡顿问题得到优化,多名储户表示,第二批垫付很快就完成了申请,资金到账也很快,有储户称“不到5分钟就到账了”。
两次垫付解决了一部分储户的问题,但毕竟覆盖面有限。在储户建立的一个微信群中,多位储户反馈,这两次垫付尚未覆盖到多数,大多数储户本金投入超过10万元,在7月15日、25日的垫付中尚无法“下车”。
据群内储户反馈的信息,50多名储户中,先后两批经垫付“下车”的储户有10余位,多数储户还在等待中。据储户代表粗略估算,“多数人存入的金额在10万至40万元之间,群内总金额在1200万元左右”。
在已经“下车”的储户中,不少人对垫付的结算金额有疑惑。“3万元的那笔存款本该是1000多元的利息,垫付中只结算了800多元。”对此,李楠猜测,“可能是在计息期的统计上有差异”。有储户经粗略计算判断,“4月18日以后的利息好像没有算进去”。
记者致电“村行垫付”小程序客服,接线工作人员解释称,目前垫付只针对本金,储户已经结息的金额可计入本金进行垫付,在结息日之后产生的利息暂时不能进行垫付,因而垫付金额与实际的本息合计会有一些差异。
另据储户梁丽反映,由于办理垫付的小程序需要对用户进行人脸识别,“家里的老人一直通不过需要做出眨眼、转头等动作的刷脸程序,第一批次垫付不得已只能错过”。储户赵兰身在国外,无法正常登录垫付小程序“刷脸”,即使通过VPN也不行,同样导致垫付办理失败。还有储户反馈因更换过手机号、银行卡,导致垫付办理受阻,至第二批垫付时仍未解决。
有储户曾联系河南当地有关负责人反馈这类问题,对方表示“已经向上反映,应该会有解决办法”。记者致电小程序客服时,也得到相同答复。至7月25日第二批垫付启动时,这类人脸识别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当地银保监部门回应储户投诉时表示,已将这一情况转送负责代理组织实施垫付工作的河南省农村信用联社处理。
分批垫付计划需要资金支持